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材料3,完成第77-78题
王某是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的一名男生,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
班主任老师见此情况,和他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王某说,他家人对他的期望很高,他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两次考试成绩有所下降,让他非常难受,尤其是前两次数学考试,他发现越努力越降低,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现在是想到考试,整个人就难受。
A
行为主义流派的强化理论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C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D
维纳的归因理论
正确答案 :C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C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这意味完成任务存在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在未达到最佳动机水平时,工作效率会随着动机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而过了最佳动机水平之后,工作效率会随着动机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材料中,王某的期望过高,导致考试失利,没有正确掌握动机强度。故C项符合题意。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将成绩归因于能力容易产生无助感,影响学习效果,王某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正是将一开始的成绩降低归因于能力,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D。
相关试题
80.李老师的这次课堂,对你有什么启示?( )
62.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有( )。
7.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其活动主题、活动计划、实施方案、活动方式等都是由学校师生选择确定,这体现此综合实践课程具有( )的特点。
21.王某担任某县高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3.“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6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
30.上课时,坐在窗边的林烨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忍无可忍,批评了他,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林烨的行为是为了获得( )。
20.学校的各类仪式活动都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这说明学校从( )角度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19.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依此而建立( )。
12.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讲话干扰课堂,老师找他袒护啊,他说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想改正,但总是不能管住自己。在后续的教育中,老师应重点引导小明培养( )。
29.小黄第一次听了张老师的茶文化课后,认为张老师博学多才,授课方式非常有吸引力,于是坚信张老师以后的授课也会非常有趣,就积极向同学推荐了这门选修课,这体现了( )。
45.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如果学校存在违规招收学生的行为,下列处罚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