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感知阶段
B
理解阶段
C
巩固阶段
D
运用阶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领会知识又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题干中,教师通过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体现了感知阶段的特点。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试题
91.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主要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环节是( )。
74.“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14.在教授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时,王老师引导学生从“共鸣”走向“争鸣”,共同探讨了梁启超的观点之后,王老师巧妙发问:“对‘梁氏’的观点,你们是不是都同意,有没有不同意的?”借此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及时引导点拨,归纳总结。这里王老师主要运用了( )教学原则。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 )。
6.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一般是一一对应的,通常一个学习动机对应一个学习目的。( )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场依存者通常以内在的动机为主,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 )
三、写作(共1题,30分) 在一个人的图书馆里,小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台上,望着窗外……… 吹过窗口的风说:“亲爱的小女孩,我只能经过你,不能为你停留,不过还好,你有一整个图书馆的书陪着你。” 书架上的书说:“小女孩已经不是第一次一个人来这里了,她一定很孤独。” 你说:“………”依据以上情景进行写作。【提示】①你可以根据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经历;②你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③你可以结合图片和情景对话展开论述;④你还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写一封信给小女孩。【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8.“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1.5分,共12分)1.狂飙突进运动中的席勒的代表作品是( )。
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不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