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相对功利道德定向
B
寻求认可定向、相对功利道德定向
C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社会契约定向
D
寻求认可定向、社会契约定向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23.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去帮助其他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
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 )。
4.(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41.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7.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3.在讲完校园的绿地面积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自家房间的面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
教育申诉制度的性质是属于( )。
24.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6.张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动物园回来后谈谈各自看到的有趣的事,这种关注学生的创造反应形式的目标是( )。
根据桑代克的观点,如果一个动作伴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映这一现象的学习律是( )。
8.一到寒暑假,各种“预科班”就报名火热,但教育专家指出:“不宜让学生过早接受超出其认知能力的知识。”这体现了在教学中应该遵循( )。
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