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言语信息
B
动作技能
C
智慧技能
D
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18.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相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化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以及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策略。”这就要求教师是( )。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
56.教师每学期一般都要书写“德育案例”,用来记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这种“德育案例” 从教育研究方法角度来说是一种( )。
2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格赛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在没有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有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些选项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24.在贾德的“水下打靶”中,学生们对水中不同深度的靶子能够很快做出调整和适应,从而提高打靶成绩的关键是( )。
22.下面观点不符合建构主义思潮的是( )。
2.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其中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有人认为蜂蜜的用途只是食用,很难想到它还可以美容和做药材。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55.亮亮非常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可以是小猪佩奇的玩偶躲猫猫,也可以是妈妈和自己相互躲猫猫。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亮亮能玩“躲猫猫”游戏,是因为他掌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