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态度定势
B
道德认知
C
认知失调
D
社会风气
E
同伴群体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A、B、C三项符合题意。 D、E项:属于外部因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C。
相关试题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17.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即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90.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8到10岁的孩子的道德认知处于( )。
12.小琪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并进行大量练习之后,演算进位加法已经可以不再默念运算法 则,而只要头脑中出现个别关键词就能进行自动化的操作,这说明小琪进入了心智技能形成的 ( ) 阶段。
根据科尔伯格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李强同学在学习《善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为了更好地记忆,他在背诵后,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的背诵。李强同学的这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6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属于( )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有( )。
45. 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措施是( )。
在进行口算,阅读(默读)、构思、心算时,智力活动可以使这些思维过程比实际操作快得多,这体现了智力活动具有( )。
20.任何情况下,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都必须首先要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