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层次
B
等级
C
质量规格
D
模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的理解。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
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此外,
教育目的体现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应的
就是在“质量和规格”上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32. 心理学认为,应该将心理现象分为( )。
39. 同样是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根据他的知识经验可能用分类学的概念把它称为“双子叶植物”,木匠则可能根据他的生活经验以木材的用途把它称为“优质木材”,这体现了知觉的( )。
44. 和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31.( )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1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58.( )的(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
10.( )认为,实施问答法最关键的一步是助产术。
34. 教师指导学生在修改错题时,要用红色的笔修改,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42. 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这属于( )。
59.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12. 斯宾塞把教育看成是( )。
55. 学生小涛由于“锐角三角形”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