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96-100题
我班上有两个个头相近,名字读音相似的女生。一个叫梁钰,爱好跳舞,但学习基础不太好;一个叫杨瑜,擅长书法,除数学外,其他功课都很优秀。
梁钰一直把自己成绩不好归结为记忆力差。但经我的观察与分析,一是她学习方法不对,二是不能持之以恒,对此,我给她提出了建议。一开始,梁钰还按我的建议去学习,非常有劲头。但坚持不到半学期就松懈了,总说自己做不到,学习刚有一点儿起色,又退步了。
对杨瑜,我也和她一起分析了数学学习问题,提出了建议。自此,她主动找老师和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数学学习进步很大,这让杨瑜非常开心,对学好数学也有了信心。
期中考试后,我在班会上进行小结,我准备这样表扬杨瑜:“杨瑜,老师发现你是一个能够自我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但由于我的口误,把杨瑜说成了梁钰,说完后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我才意识到自己粗心大意了,想改口又怕伤了梁钰的自尊心。我干脆将错就错,又补充了一句:“梁钰,学习贵在坚持,你能坚持努力吗?”梁钰羞涩又略带惊喜地说:“嗯嗯嗯,好好好!”接着,我又对杨瑜的表现进行表扬。
这次班会之后,班里出现了一些变化:部分同学面对两位同学的表扬,内心不平衡,出现嫉妒心理,协同班里其他同学孤立杨瑜和梁钰......
A
对两位同学的教育,做到了因材施教
B
班会上的灵活处理,是教育机智的灵活运用
C
践行了师德,关心呵护学生
D
该教师评价不客观,缺乏教师职业操守,应杜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学生思想道德与个性等方面的评定。题干老师对学生梁钰可能存在不够客观的成分,但是是基于当时的突发状况下做的最佳调整,并非缺乏职业操守。题干为选非题,故D项符合题意。
A项:该老师针对两位学生,在了解他们的特点之后,针对性地给予帮扶,做到了因材施教。本题为选非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C项:班会课上的口误,该老师采取灵活的措施,一方面维护了学生梁钰的自尊,是关心呵护学生的体现,另一方面也灵活展现发挥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本题为选非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立夏:小满
书店的未来,这样一个话题,其实应该换个说法,书店的寿命还有几年。如果留意几座大城市主要报纸的文化新闻,_______________,书店从城市地图上快速消失,卖书这门生意玩完了;而究其原因无外乎网络书店的冲击和年轻人对纸质书的远离。可另外一方面,当那些号称城市文化地标的书店生存岌岌可危的时候,新型书店还是以各种形式在某些角落固执地播下种子,期待某一天活下来。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西洋人究竟近乎白痴,什么事都只讲究_____去做,这样费力气的勾当,我们聪明的中国人,简直连牙齿都要笑掉了。西洋人什么事都讲究_____的慢慢来,从来没有平地登天的捷径,而我们中国人专门走捷径,而走捷径的第一个法门,就是善吹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N中学在进行高考免试学生的推荐时,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位同学入围。在7人中,有3位同学是女生,4位同学是男生,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岁,而另3位同学年龄则为17岁。已知,甲、丙和戊年龄相同,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最后,只有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据此,可以推出获得推荐资格的是( )。
7.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吃饭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半夜都要从枕头底下掏出手机来看看新闻……智能手机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人们日渐依赖智能手机的现象,专家呼吁要“数字节食”——人们应该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掌控,全民都需要认识到手机上瘾的危害。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 )。
填入问号处最恰当的是( )。
6个油桶装了同样多的油,如果从每个桶中分别倒出5升油装入一个空容器,那么6个桶中剩下的油合计正好是该容器里的9倍。问原来每个桶里有多少升油?
1.今年春季开学老师们都在网上上课。张老师在每次上课过程中都会想:“不知道我的形象怎么样,学生喜欢我吗?”“不知道同事们怎么评价我的直播课?”“也不知道校长对我的课有什么评价?”等等。根据这个情境,可以判断出张老师处于教师发展的哪个阶段?(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生态环境的守护和治理需_____,顺应生态治理规律,不可突击“装门面”。一些权宜之计,该退出时应适时稳妥退出,为长远生态建设腾出更多空间。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森林:郁郁葱葱
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在黑猩猩的笼子前放了一面大镜子,观察他们的反应。它们能够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经常久久地对着镜子寻找自己身上平时看不到的部位,作为黑猩猩近亲的大猩猩却不具备这种能力。由此可以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