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
社会通过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及要素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关系。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德育过程的展开,就是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会不断地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从而完成德育任务。
A、B、C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35.教育人道主义主张人的整体教育,发展人的完整的个性。( )
17.提取学习材料要点,列提纲等学习策略属于( )。
我国传统教育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
24.学生对学习弹钢琴不感兴趣,但被要求学习一段时间后,却专心致志地学习了,这种专心致志是一种(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37.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22.3岁前儿童的玩具、游戏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该观点属于()。
33.长时记忆的保持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
26.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守法、执法和( )。
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遵循()。
23.小明认为,期末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导致的,小明的归因方法属于( )。
21.为了获得他人奖励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