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指:从群体角度看,首先是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构成的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的那句话强调手指具有不同,即差异性。故D项符合题意。
A项:顺序性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表到质变的过程。题干强调差异,而非顺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阶段性是人在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不平衡性强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到达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同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影响。
5.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3.制约教育目的性质的是经济因素。
2.“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原则。
23.劳伦兹通过( )证明了“关键期”。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5.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21.学校文化的缩影是( )。
1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般在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