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教学——教学原则。
“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指如果杂乱施教,而不是循序渐进,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因此,上述两句话均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保留在长时记忆中。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11.学习就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不是主动地建构意义,不需要想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
9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包括( )。
34.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23.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 )
35.奥苏伯尔和布鲁纳倡导的学习理论分别是( )学习和( )学习。
17.学生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个体自我意识是社会自我。( )
58.下列属于联觉现象的是( )。
59.学生起初学习是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奖励,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可能渐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自己愿意学习。这体现了( )。
28.受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有偿家教的行为无可厚非。( )
教育是一切社会发展与延续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社会中年轻一代必不可少的条件,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活动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64.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6.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等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