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材料1,完成第71-72题:
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别上课了,把家长叫来,家长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上课。”班主任说完后把小伟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事后校长把老师找去办公室,提出了批评。
A
小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是“问题学生”的表现
B
小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应该采取特别手段
C
材料中的师生关系是专断型的
D
校长的做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堂——课堂管理。
A项: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些表现都是属于“问题学生”的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
B项: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不可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B项中,特别手段指代不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伟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主要是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是班主任无视学生的需要,将小伟推岀教室使其自尊受到伤害。因此案例中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型的。故C项符合题意。
D项:班主任将小伟推岀教室的做法是错误的,侵犯了其受教育权。校长将学生小伟送回教室的举措是正确的。故D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C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75.该教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
54.以下哪些人员不得参与教科书编写( )。
11.(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68.中小学课外创新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想不同的好点子,这是在发展学生思维的( )。
69.《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课堂育德,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教师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三全教育。三全教育包括( )。
27.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 )对遗忘做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并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
10.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应只看重学生的缺点,更要看重学生的学习进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符合教学评价的( )。
7.临睡前学习效果一般较好,确切地说,这是因为该阶段学习主要不受( )的干扰。
46.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举一反三”体现的是逻辑思维,“一题多解”则体现的是( )。
12.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他人成功的经验或受到的赞扬来增强自身完成某事的决心和信心属于( )。
16.某小学将印上急救知识的魔方发放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转动魔方的同时记小知识,提高了防灾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从课程分类看,这属于(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