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科基本结构)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基本标准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应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同时,应遵循“综合贯通”原则,加强概念、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强调整体、协调性;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习的迁移。
相关试题
15.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中小学行政管理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一俊遮百丑”,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具有( )。
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并出现了守恒思维。这种认知发展阶段属于( )。
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而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活动属于( )。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体现了知觉的(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 )。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