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五卅运动
D
香港海员大罢工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中共党史。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A项错误,1922年9月14日至18日,安源路矿工人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
B项错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亦称“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D项错误,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改善待遇举行罢工斗争,这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公开采购信息是避免采购腐败的重要一步,但也难以_____。为最大程度减少采购乱象,还应将“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到位。按照制度设计,财政部依法实施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及时公开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同时,审计机关、监察机关认真履职,也能有效增强震慑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6~2020年中国临床前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一年,当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同比增长率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44. 为了鼓励阅读,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作家,无不极力论证阅读的好处。所谓好处,指的是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现实回报。为此,规劝阅读的文章往往竭力证明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善于从阅读中把握商机的。其实,竭力论证阅读对成功有所助益的人与公然持“读书无用论”者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主张从功利角度诠释阅读的意义。由于现实中决定个人事业成败的因素相当复杂,阅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微不足道,这就淡化了阅读的吸引力,而过分功利地解读阅读,阅读就不可避免地变得干瘪、乏味,甚至沦为赤裸裸的工具。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目前认为造成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巨大陨石撞击了地球。1991年,陨石撞击的重要证据——陨石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被发现。有学者提出假说如下:陨石撞击地球后,岩石破碎等产生的尘埃造成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气候变得寒冷,恐龙等生物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从而灭绝。以下说法最能有力驳斥上述恐龙灭绝原因的是( )。
以下根据2016年该省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要劝阻刘某吸烟,以下做法最为恰当的是( )。①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沟通,分析刘某吸烟的原因,弄清楚是因为好奇、模仿还是其他因素②在学校任何场合发现刘某有吸烟行为的,按照学校关于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进行惩罚③在学校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在班级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吸烟的危害性④要求家长在一段时间内不给刘某零花钱,直到刘某承诺以后坚决不吸烟了再给其花钱⑤家长以身作则,少吸烟或不吸烟,平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其解决遇到难题
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我们所坚持,所固守的是_____甚至错误的,那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能是一错再错,人生允许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3.某电器商场“11.11”搞大型庆祝活动,第一天卖出全部的一半,第二天卖出余下的三分之一,第三天再卖出余下的四分之一,第四天再卖出余下的五分之一,最后剩下的是300件电器,该商场原来一共有( )件电器。
经济学家丹尼尔·麦克法登曾深入地分析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在他的研究中,人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看作是在有限种可能中作出选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效用函数,目的就是使得效用最大,比如上班是步行、骑车还是坐车,就是一个涉及多个特征的最优化问题,它包括的特征有:实际开支、行车时间、等待时间、舒适程度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不同的特征进行权衡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到基因组的某一位点上,在这个位点上剪断靶标DNA片段并插入新的基因片段。此过程既模拟了基因的自然突变,又修改并编辑了原有的基因组。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应尽快采取各种禁止性或限制性措施,以防止对人类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以下哪项将严重削弱上述学者的观点?( )
多数传统中国读书人的日记往往是有意写给人看的,其记载的内容和表述的观念,都不免有故意为之的痕迹,越是“人生得意”之人,这类味道越重。但中下层士人的日记常经历着一个从“为人”过渡到“为己”的进程,所以,士人在少年时代多具有鹏程万里的梦想,那时的日记多半接近“著述”,正不免“为赋新词强说愁”;若到中年还未得志,少时的梦想渐次幻灭,日记给人看的可能性日减,直抒胸臆的成分则日增。故对史学研究而言,这类日记的价值有时反而非一般专写给他人看的名人日记可比。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传统人士的日记( )。
某福利院的两个兴趣小组共有256人,如果从甲兴趣小组调9个到乙兴趣小组,则此时甲兴趣小组的人数正好是乙兴趣小组的3倍,则甲兴趣小组现有(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