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教学活动中,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都渗透着德育,在教师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注明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将德育目标融化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仅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等,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终上所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渗透着德育是正确的。
相关试题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分别是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请指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学理论依据,并例举两种相应的教学方法。
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叫作有意后注意。( )
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属于( )。
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更主要的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归根结底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 )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教育的是( )。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教师威信对于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树立教师威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关于教师的任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 )。
能够体现潜移默化特点的是( )。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 )。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