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6~30题。
我们可能只知道今天上海人对于吃蟹是非常热衷的,怎样吃螃蟹,以怎样的方式吃蟹,他们都有着非常多的讲究。但其实还有一些人看见蟹这种生物肯定不敢碰触的,因为它长着非常让人害怕的模样,更何况是去吃它呢?所以,鲁迅先生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非常具有勇士精神的,我们应该去敬佩他。其实,东汉郭宪撰写的《汉武洞冥记》就已记载,西域善苑国将螃蟹作为贡品向汉武帝进贡,而更早的传说记载大禹江南治水时,曾下令捕捉妨碍治水工程的蟹(夹人虫),沸水烫而食之,味鲜美。可见,在古文献中,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关于螃蟹吃法的记载,敢吃螃蟹的英雄古已有之,流传至今,吃螃蟹已经形成一种大众的美食文化。
文献记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会把螃蟹制成酱来吃,后来人则慢慢地来腌制螃蟹从而品尝新的味道。尤其是从唐朝到清代这一段时期,有关螃蟹的专门著作也非常多,可见这些古人们对于吃螃蟹也有着非常多的门道。
大家可能都知道魏晋风度,这些魏晋名士们,大多都是非常喜欢喝酒,聚在一起清谈,而他们喝酒的伴侣则是螃蟹,吃螃蟹还有喝酒,观赏菊花以及写诗,这些都是非常风流雅致的事情。尤其是在中秋的时节,大多螃蟹都已经到了上市的时侯,所以在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除了喝酒以外,吃螃蟹也是不能够省掉的一个风尚,而那些文人们,对于吃螃蟹当然是更加倡导了。所以,那个时候吃螃蟹也算是一种非常逸致的饮食享受,一种优雅欢乐的文化现象,甚至有人说,如果这个人没有见过庐山,而了解庐山,那么他就辜负了自己的眼睛,如果这个人不吃螃蟹,那他就辜负了自己的味蕾,而从这些事里面,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那些文人们对于吃螃蟹有着非常大的执念。
还有一个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甚至有恋蟹癖,在古代文论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他在戏曲方面有着非常大的造诣,写了《闲情偶记》一书,提到此,很多人可能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个人就是明清时代的文艺理论家李渔,每年在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他就已经早早地备下了买蟹的钱,他把这个钱不叫买螃蟹的而叫做买命钱,可见他是嗜螃蟹如命,等到了螃蟹上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岀他有多么痴迷于吃蟹了。他们家有四十九口非常大的水缸,但并不是用来盛水,而是用来装上买的螃蟹,他每天都要让自己的家人用鸡蛋白喂养螃蟹,因为这样的话,在一段时间后,螃蟹就会非常的肥美。另外,为了能在其他季节里吃到螃蟹的味道,他还用上好的酒来腌制螃蟹,而且这种酒可以直接饮用到第二年螃蟹上市的时候。
可见古人对于吃螃蟹的这种执念,真的是我们今天没办法相比的,不过,我们了解有关螃蟹的一些文化知识,比如说,螃蟹的的味道也可分为好几个等级,尤其是湖蟹,算是螃蟹里面最美味的一种、而作为海鲜的海螃蟹,其实味道算是最低级的了。如果你想吃到具有特色味道的螃蟹,你也可以像古人一样用酒腌制螃蟹。毕竟我们今天的花样可能还不如古人的多。
A
品酒 吃蟹 登山 作诗
B
品酒 吃蟹 作诗 赏菊
C
品酒 登山 赏菊 聚会
D
品酒 聚会 作诗 登山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主旨概括题。根据第三段中的,“大家可能都知道魏晋风度,这些魏晋名士们,大多都是非常喜欢喝酒,聚在一起清谈,而他们喝酒的伴侣则是螃蟹,吃螃蟹还有喝酒,观赏菊花以及写诗,这些都是非常风流雅致的事情。”可知,B项概括最为全面,当选。
A、C、D项,文段未提及登山,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老钱评历史《螃蟹除了好吃以外,曾经还是风流儒雅的象征,到底是为何原因?》
相关试题
20.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貌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属性特征。和容貌普通的人相比,容貌有吸引力的个体,往往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能力、较为积极的人格特征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收入水平和个人幸福指数也会比较高。在工作中,当相同的任务被不同人完成时,通常顾客会对容貌姣好员工的服务质量给予相对较高的评价。由此可以推出:
62.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 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四、演绎推理。共15题。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56.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2)丁企业没有捐赠;(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由此可以推出:
36.文中出现了一个术语“生物质”,根据文意,下面关于“生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经过千百年筛选下来的经典著作,超越国家领土、历史时空、民族语言,是人类知识体系的根基、精神世界的家园、走向未来的起点。_______________,就很难在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站定脚跟。那些在糖衣炮弹和声色犬马面前丢盔弃甲的人,十有八九是不读经典之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64.研究人员用X射线拍摄猕猴进食、打哈欠以及相互嘶吼时发出各种各样声音的影像。结果显示,猕猴很容易就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包括英语字母中最基本的5个元音。研究人员据此推测,猕猴不能说出数千个单词和完整的句子,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和人类存在差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测?
16.经验对于军事工作是一种宝贵财富,但那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而不是_____的“定律”。过于依赖老经验,容易变成“经验主义”,就可能被惯性思维束缚创新的手脚。_____的结果,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导致新装备发挥不出应有战斗力、新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二、定义判断。共5题。每道题先给出一个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46.创造过程中的类比包括直接类比和拟人类比。直接类比是指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事物,并通过比较启发出创造性设想的一种方法。拟人类比是指把创造发明的对象人格化,假如自己是该对象时,在该种情况下会如何办的一种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直接类比的是:
55.典当:贷款:融资
3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8.根据原文,下面对玉米炼成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31.分别填入本文①②③处的恰当词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