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1)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概念。
相关试题
46.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是对称的。( )
26.父母问小山:“什么行为是好的呀?”小山回答说:“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行为是好的。”父母又问:“那什么行为是坏的?”小山又回答:“受到爸爸妈妈惩罚的行为是坏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山处在道德发展的( )阶段。
意识的基本的特征是觉知性、能动性和( )。
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在于( )。
61.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40.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12.( )是指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能勇往直前,顽强地克服达到目的的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等方面的品质。
过度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会带来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影响。
23.有人把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归于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
53.心理学研究时,应遵循_______、_______和系统性原则。
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这种思维属于( )。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