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无行为能力人
B
限制行为能力人
C
准行为能力人
D
完全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根据行为人是否成年、智力是否正常是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志。据此,行为能力制度将自然人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三类。
选项A,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选项B,8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6岁至18周岁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的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选项C,没有这种说法,为干扰项,故排除。
选项D,18周岁以上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16岁至18周岁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的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
题干中明确说到张敏是靠自己打工养活自己,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具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所以他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故此题选D。
相关试题
8.对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在教小学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在讲新课前向全班提问,把12棵树分给两个组去栽。每个小组分几棵?"学生齐声回答:“6棵!”教师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发现孙同学眉头微蹙,就提醒说:“大家要认真思考,有同学可能把你们的答案推翻了哦。”学生们于是开始思考,很快包括孙同学在内的几个学生举手,孙同学起来回答说:“老师,每组分6棵不一定对。“教师紧接着问:“为什么?”孙同学继续说:“因为题中没有说怎么分,如果平均分,每组可以分6棵;如果不平均分,就有多种分法。”教师当即说:“说得好。过去我们学的都是平均分,今天我们要学的不是平均分。”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了“按比例分配”。关于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6.语文课上,在学完《将进酒》这篇诗歌之后,老师让学生“作诗”,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万千感慨。这一情境暗含的课程目标取向是( )。
4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被教师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它便可以成为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功能。
18.《教育法》第七十二条:“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从教育法律规范来看,该表述属于调整性规范。( )
20.在我国体育教育法律体系中,其他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必须以《教育法》为依据,不得与《教育法》确定的原则和规范相违背。( )
9.小李解出一道竞赛题目之后,激动的大叫:“我做出来了!”,此时小李的情感属于理智感。( )
8.“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力量”体现了( )。
43.校长常常给新老师讲:“只要你还能站着,就要挺直腰板上完45分钟的课;只要你还能张开嘴,就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听见你的谆谆教导,这样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句话表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做到( )。
6.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1.关于上述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
7.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