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直观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 :D
相关试题
19.小明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他担心自己会因为双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这种行为属于( )。
20.在德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对行为规范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常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对此,教师应从( )着手展开德育工作。
22.简述品德的形成过程。
7.张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从而确定学生的成绩在该班属于“优”“中”或“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2.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反映了( )的观点。
15.人们具有攒钱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体现了人具有( )
17. 小青认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于是,老师通过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 )。
18.王亮语文成绩不好,虽几经努力但并无成效,于是语文课上他不听讲,课下也不做语文作业。王亮的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5. 汪老师规定班上同学本节课以《英语小故事》为参考书目自主学习,课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进行分析,完成一篇读后感,同时自己创作一篇小作文,两个星期以后完成上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16. 密码箱的每一组密码都由0~9中的数字构成,李莉在寻找正确密码时用的是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的方法。这一方法属于( )。
8.小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到电影院看电影,刚进电影院时什么都看不清,过了一会儿就可以看清了。这是感觉特性中的( )。
9.小华在跑道上不慎跌倒,造成腿部擦伤。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