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题干中赵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诊断性评价有时指在学期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过去与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体的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
相关试题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一幅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的记忆画”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不是凭借教授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使对方通过思考亲自发现真理。提出这种教育方法的教育家是( )。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8.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而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17.李老师在讲授人物描写方法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眼中妈妈的形象。通过写作,学生体会到妈妈温暖的爱和细致的呵护,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也更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妈妈。这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
10.小洁在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时,头脑中浮现出伟大祖国的美丽画面。这是一种( )。
6.李老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与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问题:(1)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学生。(10分)
(3)设计针对生字“斜”的写字指导过程。(20分)
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李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7.小华在跑道上不慎跌倒,造成腿部擦伤。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12.李老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