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人口增长加剧环境荒漠化
B
许多地区人口已经超饱和
C
西部人口出现明显增长
D
东西部人口密度差距减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细节理解题。由文段对我国北方、东部、西部青藏等地区的数据描述,体现出我国人口压力大的现象可知,B项表述正确,当选。
A项,根据文中“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可知,文段只是对北方荒漠地区人口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并未体现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文中提及西部相关描述对应“新疆地区和青藏高原河谷”可知,对两地的描述都是人口多,并未体现人口增长,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文段“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密度已不相上下”可知,人口密度相差不多指的是新疆和东部沿海省份,并非指代东西部人口密度差距,表述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中国地质调查期刊网:中国土地沙漠化》
相关试题
25.“美”字是不要本钱的,喝一杯滋味好的酒,你称赞它“美”,看见一朵颜色很鲜明的花,你称赞它“美”,碰见一位年轻姑娘,你称赞她“美”,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座雕像,你也还是称赞它“美”。这些经验显然不尽是一致的。究竟怎样才算“美”呢?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但是都知道什么样就是愉快。拿一幅画给一个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他不外是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下列关于“美”的理解,最接近作者意思的是( )。
37.作者举“清明上河图3.0”的例子为了说明的是( )。
45.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情感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年熟识而不断推陈出新 ②老人老景长相伴,温情熨帖 ③记忆叠加释怀之后,模糊氤氲 ④巷屋树墙融会,心安意稳 ⑤陈年旧物累积深重,欲罢不能 ⑥乡音俗事萦绕,平静踏实
76.下列选项中,含有炊具的成语为( )。①觥筹交错②破釜沉舟③箪食壶浆④瓮中捉鳖⑤鼎足而立⑥推杯换盏
3.某小学在植树节当日组织学生去种树,如果均分给男女生则每人需要种4棵树,若全部给男生种,每人需要种6棵树,如果都分给女生种,则每人需要种( )棵树。
66.如果不是你撞倒人,你凭什么那么好心去扶人家,还帮她垫付医疗费?下列最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
38.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中华文明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挑战是( )。 ①有人把自己包装成“文化使者”,对中华文化进行错误解读 ②数据规范、数据协同化感知无法进行一体化采集、加工和分析 ③监管措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 ④人工智能技术难以与中华文明的价值内容有机融合与优势互补
63.有些程序员是热爱加班的人,所有的工人都支持工资绩效改革,所有热爱加班的人都反对工资绩效改革。由此可以推出( )。
36.填入文中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5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94.2020年,人口居前五位的地区其2010年常住总人口约为( )万人。
39.根据材料,下列案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实现中华文明跨时空化传播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