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每年夏历十一月,当黄河流域步入仲冬之时,冬至便来临了。冬至标志着冰封雪飘的严冬来临。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先民已用土圭观测太阳确定了冬至,它和春分、夏至、秋分一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个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解释其是“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意即从位于北半球中部的黄河流域观察,这一天太阳的位置最南,出现时间最短,照射物体投下的影子最长。冬至过后,白昼便一天天延长,流行于民间的“_______________”俗语,真实地描述出这种变化,冬至节故而又称“长至节”。
①冬至由天文节气名成为古代节日,与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观念密切相关。②古人认为,昼为阳,夜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阳盈阴弱,自然与社会方能井然有序,正常稳定。③由于从冬至起,白昼渐长,黑夜渐短,因此古人给冬至定性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④
在神鬼观念较浓的西周,统治者在冬至日主要祭祀神鬼,求其庇佑国泰民安。春秋时期,人文思想空前流行,冬至进一步与政治、人事联系起来,出现贺冬之礼。到了汉代,冬至已经成为节日,自上而下兴起贺节之俗。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一天,皇帝在南郊举行祭天之祀。从此直至明清,历代统治者皆视冬至之仪为国之大典,前后几日均放假休政歇市,共庆阳气君道增长。
上所化为风,下所习为俗。至迟从东汉起,冬至节走出官廷,成为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节日。在儒学成为社会指导思想及行为规范的背景下,天、地、君、亲、师同为儒家推重,表现在冬至节风俗中,就是五者全都成为民间敬贺的对象。东汉末年崔寒《四民月令》说“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以及祖称。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者老......”,可见民间敬贺对象之多。祀贺对象的扩大化,不仅为冬至节增添了新内容,而且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和民俗色彩。
冬至节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出现许多新内容。魏晋时期,冬至节出现向敬贺对象献履袜之俗,表示良好祝愿。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开头便说“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太平御览》也有“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袜,作赤豆粥”的记载。南北朝时,民间兴起吃赤小豆之俗,人们认为此物有驱瘟辟邪的神奇功效。
唐宋明清时期,冬至节已次于春节,流传有“冬至大似年”的民谚,民间又称冬至为“小年”“亚岁”。冬至这天,乡熟放假,商业歇市,织工停织,人们在家拜贺尊长,尊卑以次相拜贺,子弟为父兄称觞祝寿,亲戚往来相拜,朋友邻里相互登门或投刺(名片) 恭贺,谓之“拜冬”。冬至时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片喜庆景象,不过也有一些地区仅有祀先之仪,尤其山东邹县一如平日。据言,此日为孟子忌辰,重视礼仪的邹县乡民便废除了冬至庆贺之仪。
冬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敬师的节日,主要是由黄河流域的农事规律和黄河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决定的。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正是黄河流域的农闲季节,早在汉代,学童拜师读书便定在此月。久而久之,敬师就成为冬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成为黄河人辈辈传承的美俗。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观察该句可知,该句的前文应讲“推崇‘阳’的社会心态”,而后文应讲“统治者格外的青睐与重视”。再观察文段,发现④处符合要求,④前讲到了“阳”的社会心态,且后文讲到了历代统治者对冬至的重视。对应选项,D项当选。A项,①处的前文没有提到“阳”的社会心态,排除;B项和C项,②处和③处都在讲“阳”的社会心态,但这两处的后文均没有提到统治者的青睐,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郭春梅:黄河流域冬至节的产生与变异》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牛奶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序贯免疫是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按照一定的接种时间间隔、接种的剂次,为了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同时考虑安全性,所采取的一项免疫策略。序贯免疫的对象要满足以下条件:①18岁以上的人群;②已完成2剂次的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间隔不能短于6个月;③尚未进行第3剂次的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全程接种灭活疫苗的上述目标人群,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根据上述规定,下列可以进行序贯免疫的是(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平静吸气终了后,再尽力吸入的最大空气量,称为补吸气量。在平静呼气之后,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之和称为肺活量。最大的呼气也不能把肺内的气体全部呼出,此时残留在肺里的气量称为余气量。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称为机能性余气量。余气量与肺活量之和称为肺总容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吸气容量。已知某人潮气量为500ml,余气量为1000ml,机能性余气量为2400ml,吸气容量为1800ml。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下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土壤绝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生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生物在土壤里生活,微量元素不断地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往来穿梭,维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枝干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建筑物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关于文中引用文献与作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