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从职前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来进行: (1)职前教育包括师范教育和入职培训。职前教育即师范教育阶段,这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和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入职培训,即成为新教师前期所进行的培训。同时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还承担了短期的系统培训工作,其目的就是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并适应环境。 (2)职后教育有分为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自我教育。在职培训的形式非常多样,可以是业余进修,或者可以进行校本培训等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在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协作关系,以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相关试题
2.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过程中不受道德因素的影响。
38.什么是注意?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
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主体只是教师群体。
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是( )
5.简述教育立法的一般程序。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1.某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基于需求、兴趣、游戏倾向等类似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由此可判断该班级组织处于( )。
13.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3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