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豆蔻”常被文人用来代指年幼的儿童
B
“长亭”常被作为重逢之地的代名词
C
“桑榆”经常用来比喻故乡
D
“芭蕉”常被用来表达孤独寂寞和凄凉之感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豆蔻”常用于比喻十三四岁少女,而非年幼的儿童;“长亭”常被作为离别之地;“桑榆”往往用于比喻人的晚年,“桑梓”常常被用来比喻故乡;“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别时的伤感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一种孤独寂寞和凄凉之感。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故本题答案为ABC。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公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一般来说,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 )。
59.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农民总结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这表明( )。
扣押物是行政处罚,暂扣许可证是行政强制措施。
73.以下属于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的有( )。
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 )
热点5 时政——政治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 )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7. 下列关于公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失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现象,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按劳分配,是指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契合金兰”中的金兰指的是( )。
“契合金兰”中的金兰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