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及合作学习,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一幅走进春天的图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分享: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2.讲授新课: ①感受春天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并进行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及总结: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 ②尝试发现 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 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 学生描述,老师总结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 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③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实践: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④拓展延伸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3.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4.归纳小结 师生活动: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春天是什么颜色?有哪些事物代表春天呢? ②大家还有哪些更好的想法可以描述春天呢? 5.布置作业 ①课后完善课堂上的作品 ②用春天的颜色和事物装饰自己的房间。
相关试题
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指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
9.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6.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19.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和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25.(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8分)(2)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12分)
4.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李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不同人物的理解,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情境方法是( )。
15.罗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语文老师,她并不认可很多老师将语文的总分直接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标准,她总是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去评价,看学生的哪一种技能掌握得好一些,哪一种稍差些。罗老师的课程评价类型属于( )。
15.经过班主任王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现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此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阶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4.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
5.教育教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