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王老师对于助人的学生给与奖励
B
李老师对旷课的学生给与严厉批评
C
小林上课同周围同学讲话却无人理睬
D
小芳看到教室内有人打架立即去报告老师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正强化
王老师给助人学生奖励,即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刺激以增加学生助人行为出现的概率,属于正强化。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李老师对旷课的学生给与严厉批评的行为属于惩罚,给予厌恶刺激以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小林上课同周围同学讲话却无人理睬属于消退,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小芳看到教室内有人打架立即去报告老师的行为不涉及强化理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C、D项:均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2017年11月,水泥产量约是粗钢产量的( )倍。
1.“现在的教材‘城市化严重’,会使得农村孩子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那一山一水的陌生感、疏离感越来越重,还可能误导农村孩子‘厌恶、逃离’自己的家乡。”近来,一位支教11年的乡村教师在网上发声,引来网友们的关注与共鸣。不仅是教材,这位老师还举例说,练习资料、试卷随便一道题都是以高楼大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描述对象来出题,很少以山坡、田野、村庄、干农活、放牛、砍柴来作为描述对象。这些元素对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来说,陌生又难以理解,无疑为他们的学习与升学设立了一道道屏障。甚至滋生了错误的逻辑:读书学习是为了考出乡村,过上书中的城市生活;书上的知识只有在城市才用得上,并不能指导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践。对于阅读资源并不丰富的农村地区,教材可能是孩子们成长中主要的读物。孩子通过它认识世界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认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逻辑,感受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所以,一本教材,以及衍生出的练习、考试,不但在升学这样的刚需上影响孩子,更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元素。 根据上述文字,作者认为( )。
8.所谓“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植根于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
伦理信用是人们交往中由一定的预先约定、契约、承诺、誓言等引发的一种伦理关系,其蕴涵的合理秩序则凝结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道德准则,人们基于对信用伦理关系合理秩序的理解和规则的践履便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品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伦理信用定义的是( )。
下列常见借代词语表述错误的是( )。
以下4个月份当中,( )新开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重最高?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是( ),其原则为( )。
2018年11月,中国建筑业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面积实现销售额约是8月的( )倍。
山洪:暴雨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知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8年11月,乙烯产量同比减少了( )。
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扶贫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很难与城市_____。扶贫地区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在进入城市就业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在_____地硬闯,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挫败感,正使他们动摇“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