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获得
B
消退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48.【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了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同样的行为反应。题意中小明学习历史感觉困难重重,渐渐觉得其他科目的课程学习也十分困难,对类似刺激做出了同样的行为反应,属于刺激泛化。故此题选C。易混淆D项,刺激分化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A项:获得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消退指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52.婴儿学会称呼邻居的男性为叔叔后,遇到任何陌生的男性都叫叔叔,从迁移发生的层面看这种迁移类型是( )。
46.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上,教师问:如果,A>B,B>C,那么A与C哪个大?同学都能准确回答出A>C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这些学生处于( )。
34.学习新信息对回忆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
44.相较于高年级学生,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容易亲近老师,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年级小学生这种行为属于( )。
5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4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19.在教与学组成要素中,( )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是教学过程的主导。
7.上述案例中的方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哪些教学原则?( )
2.“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这是属于( )教育起源学说。
在某本教育名著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描述来表达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思想,同时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本名著及其作者是( )。
10.为了解决案例中出现的多种课堂问题,可以选择的有关维持课堂纪律策略的有 ( )。
21.夸美纽斯曾提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替代他的图像放在前面让学生能去看看、摸摸、闻闻、听听等,这段话体现了教育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