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不平衡性
B
一致性
C
定向性
D
连续性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考查心理发展的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定向性与顺序性、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相关试题
16.一个教师在课堂分组教学时,每组都有成绩水平分别为优、中、低三类学生,教师要求小组各自独立完成课堂任务。针对该教师的分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38.小秋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十分调皮,上课常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每次老师都要对其严厉制止,为此打断课程,许多老师十分头疼。为了改变小秋这一行为,班主任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秋每次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课不予理睬,慢慢地,小秋也就不再发出声响了。这一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
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 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 )。
93.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明显中间推理过程就能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 )
56.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首次增加以下哪一条?( )
强调无意识动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84.16岁的张某,身材高大,初中毕业后在某建筑工地上从事体力劳动,靠此为主要生活来源,张某( )。
25. 某次数学考试,应用题的文字冗长,学生读题时间长,测验最后得分不高。以( )评价此次考试最恰当。
21.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
法律后果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