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展认识论的创始人。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过程,并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通常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逐渐形成较为低级的行为图式,并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够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这时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万物有灵论”;同时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着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且不具有可逆性,并且也不存在守恒概念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守恒概念,其思维具有可逆性特征,但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来支持,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地遵守这些规则,不敢于去改变它们。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或直喻,并能做出一定的概括;同样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以及灵活性的特征。 通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出,每个阶段其实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而儿童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必须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相关试题
24.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 )。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x"。无论正误,均说明理由)31.学生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
2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 )。
5.“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 )。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是(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辐合思维。
17.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知”即是( )。
40.简述教育立法的一般程序。
21.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 )。
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书呆子"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