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6~40题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市场机制、政策体制等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转。构建以新能源占比不断扩大的新型电力系统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对“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重塑。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政策体制、市场机制、精心规划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各环节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事半功倍。
从煤电转型为例,在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部署、具备足够调节能力以前,迫切需要煤电转变职责,使煤电由主力型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变。而_______________是为应对系统的不时之需准备的,往往是备而不用。这意味着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大幅降低和机组运行成本的提高。在相当一部分煤电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的大背景下,煤电向调节支撑型电源转型实际落地,需要考虑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强化容量服务市场,并适时引入包括容量电价在内的成本消纳机制。
此外,推动煤电向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型,仅仅是煤电长期转型逐渐淡出电源组合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对煤电转型制定一个长期规划,平衡好“短期保供”与“长期碳中和”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划需要考虑发展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灵活性资源,并推动区域电网之间更好的互联互通,以逐步替代煤电系统灵活性,最终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高效、安全电力系统的构建。
煤电转型的例子说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却是一个系统重塑的过程,涉及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不同领域。由于治理对象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治理主体,其中既包括各地方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和上级主管机构,也包括发电和电网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而不同主体又往往追寻不同价值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发展、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这些价值目标之间相互未必协调,甚至可能会相互矛盾。一旦把握不好,不仅电力结构转型的脚步会放缓,甚至会威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推动电力结构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转型,是实现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跨越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涉及电力系统方方面面的过程。这不可能通过各省市,或各电力企业独立完成,必须依托产业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协同作战。而实现协同作战,需要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指标牵引,更重要的是贯穿电力产业的协调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地区在电力转型过程中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
A
煤电成本增加
B
煤电备而不用
C
煤电设施更新
D
煤电转变职责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为选非题)C项,“煤电设施更新”,文章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当选。
A项,对应“这意味着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大幅降低和机组运行成本的提高。”表述正确,排除;
B项,对应“是为应对系统的不时之需准备的,往往是备而不用。”表述正确,排除;
D项,对应“从煤电转型为例,在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部署、具备足够调节能力以前,迫切需要煤电转变职责,”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电力结构转型中的治理协同机制与路径》
相关试题
4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10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是( )。①文学作品自不必言,即使是工艺美术品,也没有两件是完全一样的②文化产品的内容必须创新。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是一种智力活动,因此,所有文化的经典作品从内容看都具有独特的原创性③文化经典都具有创新的特性④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品不可能成为文化精品,更不会成为文化经典⑤对文物进行复仿制,其技术再高,价值也无法与文物相比。“山寨”作品永远不能成为精品,更不会成为经典
88.如果2020~2021年全国15~20岁育龄妇女数量保持不变,则2021年比2020年减少约200万人的人群为( )。
2.某院举办迎新晚会,要求院长和副院长从20名学生会干部中各推荐2人做主持人,结果恰好有1名同学同时被院长和副院长推荐的概率在( )区间内。
80.下列关于森林防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99.2020年,在上述民办教育的六个阶段中,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速最大的两个阶段的在校生人数是同比增速最小的两个阶段的在校生人数的( )倍。
二、类比推理,共 5 题。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46.广州:济南 正确选项为( )。
57.《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并非既受到中国年轻人的追捧又受外国人的追捧。由此可以推出( )。
58.《酒干倘卖无》是八十年代的一部经典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和插曲,由苏芮演唱,歌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则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
12.家庭作为人降生后第一个归属的社会群体,使未成年个体初步掌握母语、形成生活习惯,自然地接受爱与主动地爱,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家庭也是个体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决定了个体最初的影响和教育,这种影响和教育又将成为个体继续接受各种形式教育的基础,并将持续终身。 下列对该段概括最准确的是( )。
29.根据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