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20
B
33
C
35
D
43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工程问题。
解题重点:寻找上衣、裤子和靴子产量的最小公倍数。
解题过程:已知1件上衣、1条裤子和1双靴子为1套特种服装。要使该厂每天生产出的产品正好都能凑成整套特种服装,则上衣、裤子和靴子每天的产量必须相等,即计算上衣、裤子和靴子的最小公倍数。已知1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8件上衣或者15条裤子,,2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20双靴子,8、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为120件。每天生产上衣的工人有120÷8=15人,每天生产裤子的工人有120÷15=8人,每天生产靴子的工人有120÷20×2=12人。全厂至少有15+8+12=35名工人。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46.网店采购一批玩具,采购价格为12元/个,定价为50元/个包邮,快递费为20元/个。销售到剩300个的时候,除去购入的成本和销售产生的快递费外,毛利为2.7万元。问这批玩具共有多少个?( )
5.下列哪一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与诗句“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中提及的节气所在的季节不相符?( )
15.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5.手机普遍应用的曲面屏属于固定曲面屏,所采取的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一次成型技术,在2015年就已诞生且趋于成熟。与平面显示相比,这种固定曲面屏只是“_____”的微创新,虽然可以让手机等设备拥有好一些的视觉或者多一些交互创新,却不会带来_____的影响。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根据我们个人信息保护法,下列与敏感个人信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19. 陶器最早在世界上出现的年代大致是 15000 年前。虽然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用具出现,但作为一种器具,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陶器也属于艺术创作。最初出现在陶器表面的装饰,多是在制作过程中留下来的一些印痕,如绳纹、弦纹之类。经过反复实践,大约在 7000 年前,史前陶工逐渐掌握了在成坯后的陶器表面绘以矿物颜料色彩的技术,烧制后彩色不易剥落,未施彩的陶器表面和彩色花纹所构成的色差更为明显,彩陶工艺由此发明。随着绘画技巧的提高,一代代传承的技能不断发展,纹饰的构图与内涵不断丰富,彩陶很自然地成了史前时代艺术最高水准的载体。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
14.杜甫有诗云:“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首诗表达了对哪个历史人物的敬意?( )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64.当前的内卷化现象一般指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导致个体的努力与收益之间不一定成正比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内卷化现象”的是:( )
77.混合物:纯净物:空气
17.“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像流水线那样批量生产是行不通的,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的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一些人眼中的“笨学生”也许有强健的体格、灵巧的妙手或艺术的头脑,这些_____的“成长密码”,正等待着被教育_____。依次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2.法律意义上的“诚信”一般主要指向私法上的民商事主体。实际上,诚信不仅是对民商事主体的要求,更是对政府、司法机关等公权力主体的要求。公权力主体做到诚实守信,对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权力主体的诚信往往被称为是“第一诚信”,是获得公众信任的必要条件。完善政务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的相关立法,以诚信原则为引领,规定公权力主体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信用管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等机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79.科学家利用镜子测试动物的自我意识能力:让动物熟悉镜子之后,在它们的身上做标记,这个标记只能通过镜子看到,如果动物去触碰或者检查这个标记,而不是去摸镜子里的标记,这便意味着该动物拥有自我意识能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验证上述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