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正强化
B
惩罚
C
负强化
D
消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
负强化指的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本题中由于学生表现好就取消对他的处分,处分属于学生厌恶的东西,老师取消处分即撤销厌恶刺激,这就属于负强化。
A项: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属于强化,其目的都是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正强化指的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简单来说就是实施奖励。比如:学校对努力学习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惩罚的目的是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指的是给予一个厌恶刺激。本题中老师的行为是撤销而不是给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消退的目的是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指的是不呈现刺激物。简单来说就是无奖惩。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概括性的是 ( )
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
新课标提倡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模式的是( )
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非法招用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 ( )
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粘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有优势。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那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