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个层次的关系: (1)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3)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相关试题
9.下列对于原始教育与古代社会教育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18.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作为导师的李老师手把手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体现了李老师( )。
34.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37.简述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39.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6.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这是( )。
《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7.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朋友角色、示范者角色、研究者角色,这体现了教师职业角色的( )。
(1)案例中,该教师的课堂导入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
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这种迁移符合( )。
(2)试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该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