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理论。
桑代克提出了三个学习的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中,当准备实现活动并给予准备状态时,学习者就会感到满意,但若准备实现而没有给予准备,或没有准备实现而给予准备,都会让学习者感到烦恼。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效果律是指已经建立起来的刺激—反应联结,可能随着呈现的满意效果而得到加强,也可能随着不满意的结果得到减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项:练习律是指当刺激—反应的联结已经建立,通过反复的应用和重复练习会增强联结,不练习则会逐步使联结减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1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50.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该事件对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启示是( )。
42.教育守法要求所有守法主体首先必须遵守( )。
15.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围绕不同关键期发展要求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句话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40.下列哪项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实现?( )
95.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推崇以程序教学和机械教学为基础的“从做中学”的信条,以此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
14.一些国家的孩子进入育婴院后,因其教育条件差,往往失去了与成人进行社会交际的机会,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智力一般要比正常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差一些,这是因为影响他们能力形成的( )不一样。
49.对于该男生的死亡,学校应负的责任是( )。
92.非意志注意是指不需要做出什么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 )
98.科研能力强是专家型教师最根本的特征。( )
22.小明在上课时全神贯注听课、做笔记、没有观察到外面下雨了。这是( )的表现。
8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