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由此可知,儿童发散思维具有两个增长期,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永恒性。( )
1.以下有关夸美纽斯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
7.义务教育阶段的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所有儿童入学。( )
12.21世纪初,我国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关于此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23.陈老师讲加减法分配律时,在黑板上罗列了几个例子,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规律。陈老师的做法最符合( )理论。
9.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44.以下属于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的是( )。
3.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父母送6—12岁男女儿童入学,这是西方初等教育的开端。( )
29.小朱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即使为了病友能够减轻病痛也不能私自购买盗版药,因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她此时的道德发展处于( )。
6.以下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匹配正确的是( )。
6.以下心理学家与其提出的理论相匹配的有( )。
41.李某上课与同学说话,被张老师用笔帽砸伤眼睛,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调查后判定学校应赔偿李某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补偿金、精神慰问金共计57063元。该案例中,学校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