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导向性原则
B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35.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自我,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教室座位安排形式是( )。
31.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于个体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特征时,会产生的念头是( )。
34.下列对肯定性训练理解不正确的是( )。
44.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将使大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达到要求,会使学生难以接受,有时会激起学生的不满情绪;要求太低,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会使教育变得毫无意义,这说明,教师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不能“一刀切”,要( )。
10.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便使双方必须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 )。
43.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4.下列有关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1.教育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这属于教育的( )。
23. 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55.学生通过对维护学校公物、打扫公交站台等活动的参与,明白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从学习的角度看,这属于( )。
20.教师的教案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a*b=b*a’这一知识点”,这属于( )目标。
62.教育法规的实施过程中,会常常涉及到对法律的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