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婴儿期
B
童年期
C
学前期
D
学龄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5岁)、儿童早期(1.5-3岁 )、学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30岁)、成年中期(30-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其中,学前期(3-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孩子的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A项: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儿童早期也称为童年期,童年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学龄期(6-12岁)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孩子的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教育目的往往在不同的维度上表现出两种对立的价值倾向,常见的几种价值倾向主要包括( )。
下面哪些不是教育行政法规的内容范畴( )。
自我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中的专业用语,它是指个人在精神受到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常见的有( )。
卡特尔将性格特征分为普遍特质和特殊特质。
2.简述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根据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卡特尔将性格特征分为( )和( )。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我国学校的教育层次包括( )。
班主任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育基本政策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