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问的联系
B
教育活动主客体之间的联系
C
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
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
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AB。解析: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问的联系,教育活动主客体之间的联系。
相关试题
123.如果教师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获得救济。 ( )
86.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学校因管理不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学校负责人主要承担( )。
126.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 )
17.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一知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不适用于该知识的学习?( )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114.在范例教学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中,主体是指教师,客体是指学生。 ( )
15.课程评价中目标达成模式的正确流程是( )。①确定应用目标的情境;②将目标加以分类;③发展或选择测量目标的技术;④收集学生的行为表现资料;⑤用行为术语界定目标;⑥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⑦拟定一般目标或具体目标
74.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106.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
97.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