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
D
过于自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本题中,贾某明知住宅里有人睡觉可能会被烧死依然放火烧房,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窃取财物的行为,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听之任之,所以放火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故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C、D项:《刑法》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本题中,贾某是放任结果的发生,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相关试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能够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
下列选项中,构成犯罪的是( )。
甲和乙有宿怨,某日,甲非常气愤地告诉好友丙:“总有一天,我会亲手杀掉乙!”说完就回家睡觉去了,甲的这一行为属于( )。
成立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来源为( )。
刑法惩罚的犯罪行为都具备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的客体是( )。
甲刚满15周岁,过失杀人,应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是( )。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
5.【单选】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