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察药物消除半衰期。
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经过一个t½后,消除50%,经过2个t½后,消除75%,经过5个t½,体内药物消除约97%,也就是说经过5个t½,药物可以从体内基本消除。反之,若按固定剂量、固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经4-5个t1/2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因此连续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跟半衰期有关。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22.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所有的骨头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变为黄骨髓。( )
当A药的治疗指数比B药大时,说明( )。
一、判断题 (共27小题,每小题1分。共27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腕关节由尺、桡骨下端和手舟骨、月骨、三角骨构成。( )
21.B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的负责产生体液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 )
感受强光和颜色的刺激,在白天或明亮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
女,34岁,血压210/130mmHg,下列哪项可以作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诊断依据( )。
具有体内外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
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是( )。
肾脏通过重吸收和分泌以及分泌氨参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肾脏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下列关于急性高钾血症对机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10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呆小症是由于哪个腺体幼年分泌不足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