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初中生学习道德知识,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而大学生学习如何维护权利,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发展任务不同,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A项正确。
B项:不平衡性表现为: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群体的差别和个体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试题
2.古代社会,学校设置的课程门类大多为哲学、政治、道德等人文学科,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 )。
3.小王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认识很多100以内的数字了,都是一篇古诗都不会背诵,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1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表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指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
18.关于人的发展,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22.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倾向于厚古薄今,时常感慨“今不如昔”,倡导“法先王”,教育上推崇“上所施而下所效”。这体现的教育价值观是( )。
14.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学农基地体验农耕生活,小黑经历了辛勤的耕作后,更加珍惜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学业上更加刻苦。根据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柴野昌山的分类,学农的经历对小黑的教育功能属于( )。
28.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实的生活,而且不真正利用这种活动来扩展它,教育就不能成功。”这句话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作用。
3.“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引导人的善性,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教育论是( )。
21.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开设,让更多的外国国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28.“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点体现了( )论的观点。
25.(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