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1)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专门性。我们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这就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具有专门性的特征。 (2)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根本问题而产生的,并且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3)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丰富,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各个方面。例如劳动价值、社会地位、职责、行为、态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4)功能的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社会与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其功能具有多样性。 (5)行为的典范性。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 (6)影响的广泛性。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境界应当具有高层次性,同时教师应当自觉地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
相关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辐合思维。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7.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知”即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3.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3.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梨子”归到“水果”这一总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5.“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 )。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3.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