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1~35题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市场机制、政策体制等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转。构建以新能源占比不断扩大的新型电力系统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对“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重塑。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政策体制、市场机制、精心规划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各环节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事半功倍。
从煤电转型为例,在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部署、具备足够调节能力以前,迫切需要煤电转变职责,使煤电由主力型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变。而________是为应对系统的不时之需准备的,往往是备而不用。这意味着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大幅降低和机组运行成本的提高。在相当一部分煤电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的大背景下,煤电向调节支撑型电源转型实际落地,需要考虑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强化容量服务市场,并适时引入包括容量电价在内的成本消纳机制。
此外,推动煤电向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型,仅仅是煤电长期转型逐渐淡出电源组合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对煤电转型制定一个长期规划,平衡好“短期保供”与“长期碳中和”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划需要考虑发展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灵活性资源,并推动区域电网之间更好的互联互通,以逐步替代煤电系统灵活性,最终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高效、安全电力系统的构建。
煤电转型的例子说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却是一个系统重塑的过程,涉及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不同领域。由于治理对象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治理主体,其中既包括各地方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和上级主管机构,也包括发电和电网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而不同主体又往往追寻不同价值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发展、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这些价值目标之间相互未必协调,甚至可能会相互矛盾。一旦把握不好,不仅电力结构转型的脚步会放缓,甚至会威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推动电力结构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转型,是实现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跨越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涉及电力系统方方面面的过程。这不可能通过各省市,或各电力企业独立完成,必须依托产业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协同作战。而实现协同作战,需要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指标牵引,更重要的是贯穿电力产业的协调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地区在电力转型过程中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
A
煤电成本增加
B
煤电备而不用
C
煤电设施更新
D
煤电转变职责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为选非题)C项,“煤电设施更新”,文章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当选。
A项,对应“这意味着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大幅降低和机组运行成本的提高。”,表述正确,排除;
B项,对应“是为应对系统的不时之需准备的,往往是备而不用。”,表述正确,排除;
D项,对应“从煤电转型为例,在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部署、具备足够调节能力以前,迫切需要煤电转变职责,”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电力结构转型中的治理协同机制与路径》
相关试题
78.幸存者偏差谬误是统计学中的一种谬误,它是指我们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而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的谬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的是( )。
7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说法正确的有( )。
39.下列关于苏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97.2016年对华东地区出口额排名后5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 )个国家同年在华东地区进口额排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5名。
74.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没有表达离别意象的是( )。
8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76.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这在现代动物中也较为常见。据此分析,考古学家推测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前提条件是:
56.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下列关于矿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80.下列成语典故与其历史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36.文章以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举例叙述“相反相成”,其含义不包括( )。
24.下判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77.某研究小组在 1984 年挑选了 10 万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 2010 年的反馈调查中,超过 2.6 万名志愿者已经离世。研究小组发现,经常食用诸如麦片、糙米、玉米和藜麦等粗粮的志愿者生病和死亡比例比不食用者低,尤其是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更低。研究人员认为,食用粗粮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