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后来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多次找他谈心,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对他的父亲说:“小辉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班主任和父亲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解析
材料中的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了疏导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首先,疏导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班主任并没有对小辉的问题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而是多次找小辉谈心、交流,体现了疏导原则。
其次,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材料中,班主任与家长积极配合,找寻小辉的闪光点,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保证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再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班主任根据小辉聪明的特点,找到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地方,促使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最后,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小辉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克服了自身调皮的缺点,最终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相关试题
(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6.李老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与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11.学生小云学习了毛笔书法后,有助于她粉笔字的学习。这是( )。
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
(3)设计针对生字“斜”的写字指导过程。(2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基础部分的教学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7.小华在跑道上不慎跌倒,造成腿部擦伤。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10.小洁在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时,头脑中浮现出伟大祖国的美丽画面。这是一种( )。
2.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
8.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而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