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正确
x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察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不平衡性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同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要把握关键期。
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5.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12.人类具有可教性。
23.劳伦兹通过( )证明了“关键期”。
19.(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8.指出下列人物中,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
1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科学知识在未产生之前, 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够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
5.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6.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13.教育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
10.教学要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