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分化
B
泛化
C
消退
D
维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项:斯金纳认为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行为,所谓强化就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或者撤销厌恶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通过消退来降低某种反应在未来出现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题干中教师“只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没有直接强化数学作业而使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概率减少,属于消退。因此,C 选项符合题意。
A项: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维持是指行为的持续。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32.由若干教师一起研究计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18.刘阿姨开了一家饭馆,由于人手不够,她把农村13岁的侄女小花叫来打工,每月工资500元,刘阿姨的行为(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此案例反映的是班主任如何进行家访的问题,请结合此案例,谈谈班主任家访要注意哪些问题?
12.以下未体现教师劳动过程创造性的有( )。
2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在( )阶段,儿童由于符号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有了 “表象性思维”。
41.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39.游乐场设置的迷宫引起了很多人的乐趣,大家都来尝试,人走出迷宫主耍是通过( )学习过程完成的。
5. 以下有关国民教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
15.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37.由于长时间不练习而导致学习内容的遗忘是( )。
8.廖老师连续带的两届毕业班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其他工作也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产生了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消极看法。廖老师的情况属于教师职业倦怠类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