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水平差异
B
结构差异
C
速度差异
D
性别差异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差异。
有的幼儿1岁六个月言语发展的“爆炸期”,有的幼儿3岁以后才开始说法,但是都不会影响到后期的言语发展。体现的是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它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有高有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字智力;③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⑧自然智力。他认为构成个体智力差异的原因是各种不同能力的组合,也就是智力结构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智力的性别差异表现:第一,男女的智力水平大致相等,但是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33.一名高三学生在网络上连载了他的日记:“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他为了筹集我的学费,东奔西走地打工挣钱,卖过小零食,贩过鱼,在批发部送过货,一刻也没有闲过。今年除夕回到家,我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很多。父亲没有一句怨言,而是鼓励我好好学习,我一个劲的点头,心想‘一定不能让父亲的辛苦白费’……”。根据奥苏贝尔对动机的分类,这名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根据下列资料,作答5、6题。5.针对该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8.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45.童老师在教学之余开展了自己的“第二职业”,利用学生家长从众及不愿自己的孩子落后的攀比心态,在学生放学后又巧立名目的开办补习班,大大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这种做法违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 )。
42.下列不属于学生特有权利的是( )。
17.桑代克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从性质上看都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
19.有研究者发现,某些巴西儿童在街头做买卖时可以计算得很好,却不能在课堂上回答类似的问题。这些儿童需要进行( )。
13.下列教育现象不符合德育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是( )。
1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个体的语言敏感期是 0-6 岁,秩序敏感期是2-4岁,细微事物敏感期是1.5-4岁。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16.高一学生小黄每当情绪紧张时就会吃手指头,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 )
21.下列观点不符合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是( )。
25.孙老师是一位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她经常向学生们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明确要求哪些课文要背诵或复述,并检查每个人的背诵情况,没过关的学生会被要求继续背诵,直到过关为止。孙老师这一做法主要是因为小学低段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