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 5、6 题。
【资料】物理课上,张老师在引入密度概念这节课的教学中,总爱让他的学生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课堂上张老师讲得不多,主要任务是分配学生做事,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研究水和铁块,要求他们既分工又协作,若一个学生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那么,另一个学生就要用量筒把该物体的体积测出来,然后再共同把所测到的质量数值和体积数值的比值算出来。尽管每一大组中的各小组所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不相同,体积也不一样,但是,一个奇妙的结果,使全班学生惊叹不已!即大家报出来的测算比值,不是接近于“1”,就是接近于“7.8”。为什么同一种物体,不论其质量是多还是少,或者它的体积是大还是小,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总是一样的呢?“真奇怪!”这是同学们常在课堂上不自觉地发出来的惊讶声。这个时候眼看引入密度概念的情境基本就绪,张教师便稍做说明,学生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含义。
张老师在这节课中还补充下面的一段话,即:“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总是在运动和变化着的,但是,也总是那此不变的‘东西’在制约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从而使它们周而复始地有秩序地运行着。这些不变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就是物质的性质和物质运动的规律。” 张老师认为虽然这段话,对初中生而言,似乎深了一点,但是,教学实践证明,正是那一个个通过他们亲手实验得出来的,又是不约而同的数据,促使他们在认识上的飞跃,收到了茅塞顿开的升华效果。
A
启发式教学并非只有提问一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B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
C
教学三维目标应在教学中贯彻落实
D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角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E
发现教学比接受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应多用发现教学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6.【金标尺答案】ABC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分类等。材料中,张老师讲的不多,而是安排 学生自行动手解决问题,从中发现问题,启发思考。A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张老师补充的一段话 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很好的融于密度概念的建立之中。B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学生不仅获 得密度的概念,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还获得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C 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张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实验动手操作的方式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密度这一概念 的兴趣。D 项符合题意 。
E 项:说法错误,发现教学与接受教学各有其优势,应视情况选择。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ABCD。
相关试题
1.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 )
5.结合以上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1.常常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触及事物的实质之前就想解决问题。这是思维缺乏( )的表现。
17.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精加工和组织。( )
31.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
1.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的特点有( )。
8.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18.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变得更高尚、更聪明、更成熟。只传授知识的教师是“经师”, 只有那些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这样的教师 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启示教师应做( )。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应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教育。( )
23.朱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44.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最高裁决作用的是( )。
12.张老师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探究,学生经常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状态,在 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他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的能力,这体现 的教学原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