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B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教学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3) 直观性教学原则;(4)启发性教学原则;(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6)巩固性教学原则;(7)量力性教学原则;(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题干中古文的意思为:“要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不要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句话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某小学老师韩某让上课讲话的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课,韩老师的做法( )。
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
某老师对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你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是( )。
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100克,至少必须增加2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2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 )。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
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 )。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的使用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