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新课讲授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2.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3.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本子上。 (三)反复回味,巩固提升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四)课堂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 (五)作业布置 最后我还要给大家推荐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大家回家仔细品读,有兴趣的同学下节课可以和大家交流。
相关试题
13.小明和父母晚饭过后散步,进入两旁种满桂花树的小路时,小明觉得桂花非常香,但在这条小路上走了几分钟后,小明感觉花香没有之前浓烈了,这体现了感觉具有( )。
12.学习后的10小时之内复习10分钟,比5—10天后复习1小时的效果好得多。这充分说明了( )。
22.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0.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泛实施的“档案袋评价”是一种( )。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苛勒通过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所提出的学习理论属于( )。
(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6分)
4.当学习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产生的迁移属于( )。
6.学习策略可分为( )三大类。
23.简述班集体的形成阶段。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1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其能否自觉地关注( )。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认。”能够有效解释这一现象的学习理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