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对偶故事法
B
自然实验法
C
观察法
D
道德两难故事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相关试题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在教育史上,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 )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 )。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强调( )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 )
(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包括( )。
学生干部选举前,有学生家长给班主任陈老师送礼请求照顾,陈老师予以了拒绝。陈老师的做法符合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教师的( )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四、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10分)某校初二学生小明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人。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经常找周围同学说话,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很高兴。平时,小明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他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面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明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性格率直,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请结合案例回答: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中小明同学的表现,在对他的教育中,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运用哪些德育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